名侦探柯南唐红的恋歌主题曲曲谱我在微信订阅号中开辟过一至五组系列稿件《李又然与外国语》,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家严李又然作为诗人、散文家、翻译家、教育家中的翻译家所擅长的翻译语种优势,主要是法语和世界语的文学翻译教研经历。我自己进入新闻界从入职到退休之间,也经历了学外语的考核,即晋升初级、中级、副高级、正高级过程??其中——
1988年为助理编辑,人事处通知便是了;1990年评聘编辑,一百多人集中自述争十几个名额,还须通过英语考试;1996年评聘主任编辑,难度比中级时高太多,当年只有五个名额,并以我参与编辑撰稿的大型双语摄影集为英语免试条件,艰苦过关;2001年评聘高级编辑,我参加并通过了北京市人才中心古代汉语考试,一举过关。
李兰颂:《献身者与献身者相遇是一起走》
延安世界语协会把我列入名誉理事名单——排名很靠前,事先和事后,都没告诉我;关于世界语,对于我来说,一句都不会。这当然与先父李又然——最早是延安世界语者协会五位执委之一;最早在延安中国女子大学提议并开设世界语课;最早以法语和世界语为白求恩等翻译??有所关联。先父李又然出国又回国,在上海和延安均为世界语者——先是在上海,1932年秋末到1937年上半年,参加世界语的传播;后来在延安,1938年年初开始,在文抗和军委编译处工作过,在女子大学和延安大学教过书,教过世界语。
李又然最早为延安世界语者协会五执委之一、宣传部主任。延安世界语者协会,是由抗日战争时期在延安的世界语者李又然、徐雉、徐敬五、柳风等,为进行党的国际宣传工作而发起,并于1938年5月6日,在陕甘宁边区文化界救亡协会成立、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的世界语组织。成立大会由徐雉报告筹备经过,说明迫切性和必要性。大会通过章程,推举李又然、徐雉、徐敬五、柳风、王一夫5人为执委,王亦青、贾玉洁2人为候补执委。执委会推举宣传部、总务部、研究部、组织部的主任和副主任6人:
李又然,为宣传部主任;
徐雉,为宣传部副主任兼常务委员;
柳风,为总务部主任;
徐敬五,为研究部主任;
王一夫,为组织部主任;
王亦青,为组织部副主任。
最后通过大会宣言及告全世界世界语者书。
李又然与诺尔曼·白求恩等人到延安的时间均为1938年3月,关联到+++为延安世界语展览题词的历史背景及撰写《学习白求恩》一文。1938年3 月,白求恩受国际援华组织派遣,随慰问团来到延安,其间了解延安的各方面建设情况,受到+++等中央领导人接见;同时,中央为了加强国际宣传工作,建议陕甘宁边区文化界救亡协会(文协)将边区建设方面的情况写成文字反映材料,供慰问团了解和回去后使用,当时翻译工作主要用的是俄语、法语、英语、日语和世界语,参与这项工作的有在延安的世界语者李又然、徐雉、徐敬五、王一夫、柳风等。慰问团走后,中央和边区文协决定成立延安世界语者协会。1939年庄栋从西安到延安专职从事世界语者协会的工作;同年经中央批准出版世界语版《延安世界语者YAN-AN ESPERANTISTOJ》杂志,并于12月举办世界语展览会。
1938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刚过,白求恩一行便乘坐一辆装满药品和医疗器械的汽车离开了延安,奔赴抗日前线。他出没在枪林弹雨里,奔波在炮火连天的烟雾中,把生命置之度外,不分昼夜地抢救伤员;1939年11月因病去逝。1939年12月初,+++写《学习白求恩》《新民主主义论》时,由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和世界语结合(恰逢主席秘书周小舟请主席为世界语展览会题词)写出这句话,即:“我还是这一句话:如果以世界语为形式,而载之以真正爱国主义之道,真正革命之道,那末,世界语是可以学的,是应该学的。”有世界语者说,+++这一题词过于政治化。也有朋友说,世界语就是一门语言,如何牵扯国际主义之道、革命之道了。和当时的战争环境以及写作时的思考放在一起读这个题词,才好理解其中本义。+++所说的“国际主义精神”“国际主义之道”的提法直接相关,“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之道”的提法亦有联系。
此后,世界语者运动在中国大地上延绵扩展。1940年1月,在陕甘宁边区第一届文化界代表大会上,+++作《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和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后改为《新民主主义论》)的报告,庄栋作《延安世界语活动情况的报告》;会上,+++、李又然等97人当选执委。1940年,延安世界语者协会更名为“中国世界语者协会延安分会”。1941年,分会在延安文化沟边区文协所在地建立“世界语俱乐部”。当时在延安的世界语者会员有300多人,在延安的20多所学校开设世界语课程,其中抗日军政大学、鲁迅艺术学院、马列学院、军事学院、中央党校、女子大学、边区新文字干部学校等,都开展世界语活动;延安世界语歌咏队等经常举行世界语演出。1942年,李又然、徐雉、庄栋等世界语者应邀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1943年,边区社团登记时,中国世界语者协会延安分会等25个组织首批进行登记。1951年3月11日,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在北京成立。
致非世界语同志们
李又然
每种事业要它成功,必须有一群终生献身者忍受开创或继承的艰辛,抱定信心犹如母亲怀抱着婴孩,不追外美各自以工作本身为工作报酬,不生暗浪相互以进步鼓励进步,为他人的成功而喜悦。是一定要有这样一群基本的坚强队伍的。
可是必须要有更多的支持者!
坚强的基本队伍的凯旋有时发端于路人的指正方向的指尖!
献身者只能在“我们的事业一定会胜利的”这一确信上感到骄傲;非为个人是替全体而骄傲。而从艰辛中感受着强于这艰辛的那喜悦,喜悦地走向成功去的每一时刻呢?那是每一时刻都应该怀念一切支持者,怀念路人的。
让我们感激的心情是一片湖,一切非世界语同志们有利和无害于世界语的最微细的动作和姿态,都是轻风拂湖面。
* * *
有人问你“世界语好不好?”你说好极了,我们感动的。
有人问你“世界语好不好?”你说还好吧,我们感动的。
有人问你世界语好不好,你说“不知道”,我们仍然敬爱你的,虽说你的看法很冷淡;诚实的门外汉万倍胜过窄狭的家里人,拔一毛而利世界语我不为也,也就休想尽世界语之利而利我一身吧。
有人问你世界语好不好,你说“不好”,不好么?虽说你的看法很疏忽,我们仍然敬爱你的;是我们自己开展工作好像骆驼迈开足步那样不灵巧,阻挡了你看见这足步在沙漠中的辛劳。不能不宾从贤者么?那也只站碰在自己的足跟上说且说“不好”是不好;对你的全人格却是依然敬爱着,因为你是另一事业的献身者,虽则你冷淡或疏忽我们的事业了。
* * *
我们的事业也不过是催促全人类向大同这一总目标的具体内容之一;纵然只是为了发现自己在更辉煌的景致中而努力,也有对于其他一切具体内容要充实。是没有一个单独澎湃的波浪的。
献身在另一事业中你在充实着另一具体内容,你的心血也向着总目标流的,你的心血的浪花也就飞溅到我们的事业上来了。
而要你的事业也更充实些有待于更充实我们的事业。
火与火相遇是一起烧,风与风相遇是一起吹,水与水相遇是一起流,献身者与献身者相遇是一起走:虽则有不同的火,风也有不同,有不同的水,事业也有不同的。
同情着不灵巧者的辛劳,你要随处都说好极了,当再有人问你世界语好不好的时候。
同志啊,你支持者!我们想念你,虽说你在哪里我们是不知道的,即使永远是不知道的。
国际家书
李又然
宛如“握手”这一个国际礼节,世界语早已远近流行于世界各国,以至各国的每一个都市,每一个村落。
有春天的地方,都生长花草,散发香气;有声音的地方,都发展世界语,传播真理。
全地球最年青的小邮差,也送过世界语的信和明信片。这是国际家书,从那地名不见于地图上的远方寄来,受信人夹在画册和乐谱里珍藏的。
恰似科学削弱上帝权威,提高了人类的尊严,世界语国际通讯,日甚一日,增强了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亲密团结。
世界语将越来越多的产生出“原作”,仿佛繁星涌现,朗照天上与人间,来丰富世界文学宝库。
有人用世界语旅行各国。有的国家没有朋友去海边迎接他——那是没有海的国家。
某些不读世界语的人,担心世界语的书不够读。读世界语的也担心:时间不够读。??与我们担心同时,全天下有许多人用世界语在翻译,在著述,在创作;夜深了,星落了,鸡报晓了,黎明使灯光变得淡黄而困乏了,还在工作。??祝福劳动的不眠者们!太阳在旋转中体味运动的喜悦;工作本身即是工作报酬。
老实的同志坚决“主张”世界语书太少。他忘记了我们今日此地,什么都缺乏,除了斗争的欢乐以及胜利的把握。我们是被封锁着的。我们又自己封锁自己:怀疑应该被信任的东西。
不学新文字是国内文盲;
不学世界语是国际文盲。
各国吾语同志们,以国际志愿军的壮丽的心情,遥向东方默祝淹没在血的水灾里的古中国,要它新生起来,从中国寄去的世界语的书报、杂志、信札上,各自用本国的文字语言,翻译宣扬开去我们的艰苦和英武,普遍的激起他们本国人士对中国的诚心的关切,如此普遍,犹似他们本国的风,吹遍他们本国的每一家的门,如此诚心,盼望好天气那样,无日不愿中国胜利。
我们不说谁学世界语心胸都开阔。这语文是珠玉;可惜的是,人类的心胸还并不都是珠玉匣。心肠坏的人利龙虾用世界语的崇高说假话,如同发条乱的钟,利用时间的沉默,瞎敲钟点来骗人。可是一般地说,讲世界语总是使人提高变大。
它真是一座桥,伸展到彷徨于空漠的“人道主义”以及“大同思想”等等之彼岸的,无数的正直的人们的足底下,引导他们走进真正的革命队伍中来了。
从那小小的还被母乳所湿润的,圣洁的奶花香的嘴唇上,必有一日,也将听得见用世界语呀呀学语的声音了。
1942年2月26日,于延安
延安时期的《中国青年》
恰逢五四中国青年节,查阅延安时期的《中国青年》,再读李又然在其中刊登的文章《致非世界语同志们》(又燃)。这之前只知道李又然有一首题为《路》的诗,也在该刊发表并被收入多种版本的诗集。看来编辑一个诗人、作家的文集,想把作品搜集更全一些,果真是一件极难的事情。
同样难的是,具体查阅与复制工作。2018年9月25日上午,先去首都图书馆库本库查阅未果,答曰即将装修,问不是前年刚装修过么?又答还装。要装到何时?这可不知道!又白跑一趟。转而中国国家图书馆已是中午,在基藏室预约并查阅,拍照后回家录入。整一天光景,只为这篇文章:
《致非世界语同志们》。该文发表的背景是,李又然在延安中国女子大学首倡世界语教学并亲自授课,署名又燃;文中指出一一火与火相遇是一起烧,风与风相遇是一起吹,水与水相遇是一起流,献身者与献身者相遇是一起走:虽则有不同的火,风也有不同,有不同的水,事业也有不同的。
目录
03丁浩川:纪念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十月革命
05杨松:第二次世界帝国主义大战与中国青年
小言一一
11思齐:反汪运动中应注意的问题
09刘光:克服危害青年的逆流
17韦君宜:那个村子工作好?(工作杂谈之一)
报告一一
51宋养初:陇东青年动态剪影
23马林:西北的++青年
54金鸣:在秋收的战线上
21邓颖超:恋爱与结婚
23萧三:鲁迅与中国青年
33艾思奇:关于三民主义的认识
37伊明:十一月七日
讲座一一
42王学文:封建社会的经济
44曾涌泉龙虾:战术常识问答(五)
47黄华:美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工作
31李又然:路(诗)
32张继、老舍两先生为本刊题字
46夏风:秋收(木刻)
目录
02:迎接艰苦和斗争(社论)
03:美国青年大会
04萧林:季米特洛夫在莱比锡法庭上
16丁冬放: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经济的发展(下)
语丝一一
27伯达:关于目前青年恋爱结婚和生小孩子
29又燃:致非世界语同志们
31星海、俯拾:冻结的河
32乔木:科学和科学家的故事(续完)
39严文井:胆小的青蛙(童话)
44许立群:读《拿破仑第三政变记》
51王思华:关于“特殊的国家资本主义”(问题与答复)
延安时期的中国女子大学
1939年7月20日,中国女子大学正式开学典礼在陕甘宁边区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举行。王明担任校长,后由李富春接任。副校长柯庆施、林莎,教育长张琴秋,总务处长吴朝祥。+++、周恩来等中共中央领导人全部出席开学典礼并讲话,有学员近500人,后发展到1000多人。
中国女子大学后来于1941年9月并入延安大学。中国女子大学为抗日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培养了1000多名妇女干部。学员来历:有长征女红军,有从国民党监狱释放和逃出的政治犯,有参加过一二·九运动的女工,有从沦陷区投奔革命的女学生女青年。平均年龄18-22岁。
李又然确曾回忆说:“那时我热衷于世界语。我给校长王明写信,请他将世界语像俄语、英语、日语一样,也列为选修课。起先,选修的人不多,很快,几乎全校都选修了。女大有一百多个兼课教员,同学们选我为两个模范妇女工作者之一。”
据《新中华报》刊载:
1940年3月16日,延安举行“三八”国际妇女节纪念大会。+++讲话说:“妇女的力量是伟大的。我们现在打日本,要妇女参加,世界上有什么事情,没有妇女参加就不成功。”“现在有些地方,不准妇女开大会,不准妇女讲话,不准妇女讲自由平等,不准妇女办事,这是不对的。我们现在妇女要开会,要讲话,要办事,妇女要自由平等。”
同时报载当选“模范妇女”“模范妇孺工作者”名单:
鲁艺:张菊、杜粹远、李莫愁、李群、王恩真、施涛、张永英、向开秀、苏灵扬。
文协:丁玲。
鲁艺:冼星海。
文协:李又然。
为纪念“三八”节,连日演出话剧《梁红玉》《岳母刺字》《秋瑾》。
“有声音的地方,
都发展世界语”
——世界语教员李又然
柳勉之
1939年中旬,我由延安抗日军政大学转入中国女子大学学习。第一批进校的有我们抗大女生队和中央党校女生队,约500人。指导员介绍说: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办的第一所女子大学,由毛主席倡议、中共中央全体同志一致同意创办的。办校宗旨是:培养抗战建国的妇女干部人才;教育方针是:培养具有革命理论基础、革命工作方法、妇女运动和职业技能及抗战建国知识的妇女干部;校训是:紧张的学习,艰苦的生活,高尚的道德,互助的作风。
我们刚入校,参加建校的扫尾劳动。如有的窑洞里的防空通道未做完,有的木板通铺没搭好,有的厕所没有修起来等等。为照顾女性的生理特点,我们不睡易泛潮的土炕,改睡用木板搭的大炕,漏风飘雨的厕所易使女同志下部受寒,必须夯墙盖顶,不透风雨。夯墙是用木柱和木板绑成狭长的盒形框架,用铁锹往里填土,填一层夯一层,每层都要夯得结结实实。八九个人一组,一天能夯两垛墙,开始没有经验,夯到一二人高时突然垮了下来,把人埋在土里,钻出土抖抖干净,坐下来研究一番,总结经验,继续干。终于成了“内行”。解放后我在大庆油田看到“干打垒”的家属宿舍的墙,和我们在延安夯的相像,当然比我们的讲究得多,它是大庆人艰苦创业的象征,现在可能变成高楼大厦了。
夯墙时,我们喊着“嗨哟,嗨哟????”的号子,慢慢打熟练了,就自编号子的词,如“打倒那个汉奸汪精卫哟,坚持抗战,我们一定得胜利哟??”我们按着号子的节奏,四个人一组,把夯高高举起来,又重重地砸下去,忘记了汗水直往下淌,腰酸臂肿也丢到了一边,成为非常快乐的劳动。
正式上课前,校长王明也来了,他和延安其他首长的装束不同,穿的马裤、马靴,可能是从苏联带回来的。教务处长张琴秋在全校大会上给我们宣布教学计划,她仍像在抗大一样穿一身军服,只是没有打绑腿。张琴秋讲:女大的课程有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必修课是基础课,选修课是职业技能课。必修课有马列主义原理、社会发展史、政治经济学、哲学、中国革命运动史、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三民主义、妇女运动、妇幼卫生等。选修课有外语(英、俄、日、世界语)、新闻、文学、戏剧、音乐、缝纫、会计、簿记、师范等,每人可选修二三门。我选修新闻、文学、世界语。
哲学教员艾思奇、
政治经济学教员张仲实、
中国革命问题教员陈伯达、
党的建设教员王鹤寿、
妇女运动教员朱仲芷、
妇幼卫生教员朱仲丽、
俄语教员黄正光(越南人,在苏联工作多年)、
日语教员李初黎、
文学教员丁玲、
新闻教员余正光、
音乐教员冼星海、
国文、世界语教员李又然等。
王鹤寿讲党建时,讲到白色恐怖下许多革命志士坚贞不屈、英勇牺牲的事迹,其中讲了向警予、杨开慧等著名女烈士的事迹,他还现身说法,描述他几次被捕的险境,他说他有爱说梦话的习惯,为了怕在说梦话时暴露党的秘密,被捕后不敢睡熟。
选修课除了听讲,还要实习。新闻是学习编辑《新中华报》,文学课是在壁报上写短文,世界语是会话和写信。《中国妇女》主编吴平约我写稿,我写了一篇反映女大生产运动的素描,用“啸涛”的笔名在该刊发表,是我到延安后在刊物上发表的第一篇文章。
《新中华报》在中央印刷厂印刷出版,我们就去印刷厂实习。这个厂的厂址在清凉山下的万佛洞,万佛洞是唐宋时代凿的石窟寺,内藏数以万计的大小佛像、力士等石刻的人物,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有名人雅士摩崖题刻的50多处的诗湾,行草篆隶,参差错落,清丽别致。印刷厂的排字部、装订部、校对科分别设在几个洞中。《新中华报》的值班编辑教我们编排版面、校对清样。这个印刷厂担负的任务很重,延安的报刊、中央的文件都在这里印刷、装订,著名的劳动模范李凤莲当时在装订部工作。
以上节选自柳勉之任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书记处书记时所写的妇运回忆,其中,透露当年延安中国女子大学包括世界语在内的各科课程;本文标题为辑注者所加,为李又然散文诗《国际家书》中句。
王子变青蛙主题曲真爱曲谱
小龙虾 小龙虾
小龙虾 小龙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