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乐吧 挪威作曲家上海交响乐团为上班族定制“晚高峰音乐会”
堵在路上,不如去听场古典乐
制图/潘文健
晨报记者 殷 茵
“如何用一首生日快乐变奏小龙虾养殖曲,让观众快速了解古典乐作曲家的风格?”“音乐会上,观众迟到了会怎样?演奏员迟到了又会影响到什么?”“原本轻快的莫扎特嬉游曲,如果缺了某些声部,听起来会有什么不同?”
上海交响乐团低调试水的“晚高峰音乐会”在12月16日晚迎来了今年的最后一场演出,当天恰逢贝多芬的生辰,所以音乐会的主题定为“准时贝多芬”。
当晚的音乐会被安排在上交音乐厅的演艺厅内,上交六位新生代弦乐演小龙虾养殖奏家与一位钢琴演奏家,带来了贝多芬“春天”第一乐章,以及海顿、莫扎特、舒伯特等大师的作品,以“贝多芬生日聚会”的概念,选择了几位作曲家作品中的一个乐章串联成一小时的音乐会。400个座位的小厅里,主持人轻松活泼的串场,年轻演奏家时不时“调皮”的角色扮演,轻轻松松就拉近了台上台下的距离。
在附近淮海国际大厦上班的严女士说:“这样的音乐会让人感觉很轻松,时间短,听着不累,加上有一些精心小龙虾养殖设计的环节,很有意思。听的也都是古典作品,很适合我们这种想了解古典音乐的观众。”
现代人忙碌的生活,让消耗一整个晚上的音乐会显得有些“奢侈”,加之古典音乐本身欣赏门槛较高,这也使得上交音乐季中不少音乐会在受到资深古典乐迷的追捧之外,也拦住了一些普通人。如何让更多人突破观演时间和欣赏门槛的限制,毫无压力地走进音乐厅?
地处淮海路商圈的上交音乐厅,周边写字楼林立,如果让这些上班族下了班,信步而来,听一场一个小时的音乐会,避开堵车时间,结束后又有充足的晚间时间,交际、带娃都不耽误,何乐而不为?于是,今年10月,上交的“晚高峰音乐会”悄悄进行。“晚高峰音乐会”,顾名思义,演出时间是18:30-19:30的晚高峰时段,这个时间很特别,因此今年的三场“晚高峰音乐会”都以“准时”这个关键词为主题。
这样“小而美”的演出,无需占用太多时间,同时不选择大部头作品考验观众的耐力和意志,不需要观众提前“做功课”。如此轻松惬意的观演形式,可以吸引更多普通市民,其实,在国外也有乐团尝试过这样类型的音乐会,但在国内尚属首次。
晚高峰的演出时段决定了目标人群是周边的上班族,虽然一开始主办方也曾担心票房,但演至第三场,门票在演出前一个月即告售罄。上海交响乐团团长周平说:“这是上交对未来观众的观演方式乃至乐团演出方式的一次全新探索和尝试,也是让上交年轻的演奏家用自己的方式去和观众对话。”
来源:上海新闻晨报
古典音乐吧
小龙虾 小龙虾
小龙虾 小龙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