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青春献给永不衰老的事业 独家专访作曲家&指挥家沈逸文_嘉艺流行音乐_流行音乐歌词大全

zxmhctzxmhct 热点资讯 2024-03-26 01:03:03

  京剧上天台金钟响曲谱大全集2019-10-21 09:45   “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该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   【环球网品鉴频道 记者王慧】10月27日在国家大剧院有一场特别的演出,《鹤魂》作曲家沈逸文将亲自执棒中国芭蕾舞团交响乐团,为爱乐者们带来一场“鹤之舞、乐之魂——大型原创舞剧《鹤魂》芭蕾交响音乐会”。身兼指挥家、作曲家、钢琴家以及天津茱莉亚学院教授的沈逸文,在这条充满荆棘和鲜花的艺术道路上,虽然有过困难、迷茫和漂泊,但是没有任何东西能够阻碍他继续走下去。   崭露头角,远涉重洋求学“音乐界哈佛”   沈逸文出生于1986年的上海, 4岁开始学习钢琴,9岁又开始学习作曲。回想起牺牲了大量玩乐的童年时间,沈逸文露出苦笑地说当时没有埋怨是不可能的,但对音乐的执着和热爱让他一直坚持了下来。18岁那年,他的琵琶独奏《俑》获得了第四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的银奖(金奖空缺)。从获奖的那一刻开始,一个小龙虾一直在心里盘桓、模糊的想法终于清晰了起来:自己是有天赋和能力在音乐的道路上走下去的。从此,沈逸文确认了自己的理想,并在音乐这条道路上披荆斩棘,无所畏惧。   2006年,沈逸文以全奖加生活费的优渥条件考取了美国的巴德音乐学院,并于2010年毕业,获得作曲和德语研究双学士。2010年考入了“音乐界哈佛”之称的茱莉亚学院作曲系攻读硕士并在2012年继续攻读博士并留校任教。在美国期间,沈逸文的作品被美国各大交响乐团频繁演出,其中包括阿尔巴尼交响乐团、美国交响乐团、明尼苏达交响乐团、纳什维尔交响乐团和茱莉亚管弦乐团。2011年受卡内基音乐厅委约创作声乐套曲《送友人》,在卡内基音乐厅首演并获得一致好评。2012年受邀并携委约作品《将进酒》随美国巴德音乐学院管弦乐团在中国多个城市进行巡演。各种奖项随之而来:文化部第十二届全国音乐作品三等奖和第十五届全国音乐作品优秀奖、首届中国(成都)单簧管中国风格作品比赛第二名、上海文艺创作优秀单项成果奖、美国SCI/小龙虾ASCAP作曲比赛第一名,美国作曲家协会青年作曲家大奖、美国纽约作曲比赛第二名(第一名空缺)、茱莉亚学院最佳乐队作品奖和最佳室内乐作品奖、美国IBLA国际比赛“杰出作曲家”称号和美国Fauxharmonic乐团荣誉奖等。他的作品经常上演于六大洲的国际音乐节及顶级剧院。《纽约时报》评论其作品“继承了巴伯和罗雷姆的曲风,清晰、简洁却又抒情”,   “是一幅生动、绚丽多彩的油画”。   学生归来,用西方音乐讲述中国故事   沈逸文在国际舞台上的活跃也引起了国内团队对他的关注。2014年,他受邀为中央芭蕾舞团创作原创舞剧《哈姆雷特》,并大获成功,随即便获得了为2015年9月首演的大型原创舞剧《鹤魂》创作音乐的委约。如果说2004年的“金钟奖”对他的音乐人生来说是第一个转折,那么10年后的《鹤魂》就是他的第二个转折。《鹤魂》首演一年内,在全国各地上演50多场次,并登+++电视台《启航2016》跨年晚会,并被列入“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2017年《鹤魂》受邀参加汉堡芭蕾艺术节,庆祝中德建交45周年,揭开欧洲首演。2018年又在第十五届“纽约秋季舞蹈节”中大放异彩。首演至今已有4年,已经成为中芭的经典保留剧目,以及中国芭蕾未来发展的“试金石”。   《鹤魂》以护鹤英雄徐秀娟的真实故事为原型,希望通过芭蕾艺术化的语汇展现了一段人与鹤相容共处的难舍情缘,讲述了大爱无疆、生命无价的博大情怀。《鹤魂》对于沈逸文的意义是重要而具有代表性的,他遇到的难题更是多种多样的。创作时间的紧迫让他不得不在3个月里完成整部舞剧的音乐创作,更得克服当时三位主创人员身处三地而无法经常聚在一起碰撞的局面,并在两个月内三次往返中美两地与中央芭蕾舞团的主创团队录音和商讨修改方案。   为了更好的理解这个故事,做出让自己和观众满意的作品,沈逸文曾跟随中央芭蕾舞团去了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采风,那里也是徐秀娟牺牲的地方。沈逸文认为舞剧是舞台艺术,它的戏剧张力和普通音乐是完全不一样的。在写舞剧音乐的时候要有画面感,比如:养鹤保护区的画面感、毕业舞会的画面感,暴风雨的画面感等等。等写完之后,再通过导演、舞美等把音乐从听觉艺术变成视觉艺术,最后形成视听交相辉映的舞台剧。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过程。所以最初的采风为后来的音乐创作带来了很多灵感,特别是对后来写鹤场的音乐帮助很大。只有去过那一望无际的湿地,看到过芦苇匆匆的保护区,才能写出有那样画面感、心旷神怡的音乐。音乐形式上,用西洋交响乐表现更容易把中国故事带向世界。在作曲上既要突出中国的民族性,也要具有国际性,这也是沈逸文在创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调。   作曲指挥,多重身份意味更多责任   一直专注于作曲的沈逸文,因为《鹤魂》的创作和演出往返于中美两地。在和国内音乐艺术届创作者、演奏者以及观众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他发现现代、当代音乐在国内无论是规模还是受众都仍然相对较小,不少观众比较能接受的“主流”音乐大多来自19世纪贝多芬、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的时代,很多20、21世纪的作品在观众眼里成为了“难听”、“难懂”的代名词。作为作曲家的沈逸文,开始意识到现代、当代音乐普及的必要性,而如果要做好音乐普及,作为一个指挥要比一个作曲来得更容易执行:一个指挥可以通过巧妙的曲目编排,演奏作品前向观众的介绍,和演出后与观众的问答,周期性、系列性的讲座等多个层面向观众介绍作品和作品背后的故事,从而引导观众走进、了解和欣赏20、21世纪的音乐作品。于是,他又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在作曲博士毕业后留在美国继续攻读指挥,并于2018年获得硕士学位。这两年来,沈逸文先后获得布加勒斯特BMI国际指挥比赛优胜和捷克EMA指挥与声乐国际大赛“贝多芬”奖,并成功执棒了北捷克爱乐、布加勒斯特交响乐团、美国新罕布什交响乐团、茱莉亚管弦乐团等多个知名欧美交响乐团。   这一次沈逸文不仅是《鹤魂》舞剧的作曲家,更成为了《鹤魂》音乐会的指挥,走上了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作曲是’一度创作’,在创作的过程中既要对自己真诚,写感动自己的音乐,又要考虑到作品的可演奏性和可听性;指挥是’二度创作’,在学谱和排练中需要不断去’揣摩’和’传达’作曲家写在字里行间的意图,再通过和乐队的配合中,将乐谱中的“蝌蚪文”演绎成交响盛宴。这次《鹤魂》的演出,我既是作曲又是指挥,也是希望能通过这次演出和大家讲解《鹤魂》音乐和剧情的紧密关联,更好地把自己当初创作《鹤魂》的一份感动传递给现场的观众。”对于不同身份的转换,沈逸文有着自己深刻的理解。   将民族性和国际性结合起来,推动中国音乐文化走向世界的同时,也能将音乐普及给更广大的听众,让更多人发现音乐之美,这是沈逸文一直奋斗的理想。德国著名哲学家亚瑟·叔本华曾经说过“老年时最大的安慰莫过于意识到,已把全部青春的力量都献给了永不衰老的事业。”音乐是一种无国界,能够永远流传的人类文化载体。不论时间如何流转,音乐之美将永远都不会衰老不会褪色。不管是当年的琵琶曲《俑》,还是如今的《鹤魂》,年轻的音乐家沈逸文置身于此,并致力于此。   最后,让沈逸文评价下自己至今的音乐人生,他如此说道“我只是一个传承者和传播者”。   推荐——10月27日在国家大剧院上演的“鹤之舞、乐之魂——大型原创舞剧《鹤魂》芭蕾交响音乐会”:   这场音乐会是由国家大剧院主办,联手名家名团,于每周末推出的“周末音乐会”。周末音乐会以“演讲结合、赏析并重”为特点,实行“名家、名团、低票价”的亲民政策,为音乐爱好者提供全方位的音乐视角,为广大艺术爱好者提供近距离接触音乐经典的机会,感受高雅艺术带给心灵的震撼。这次,还邀请到了中芭的两位首席主要演员,通过讲解和现场表演,再现剧中音乐和精彩芭蕾舞片段。   责编:王慧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网 huanqiu.com 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京剧上天台金钟响曲谱大全
小龙虾 小龙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喜欢发布评论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